一、動機與挑戰
整合水中通訊技術,達成全面運動安全監控,提升運動安全
近年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意識提高,運動休閒產業發展商機備受矚目,據歐盟指出運動賽事活動一年帶動經濟效益推估占全球GDP 2%。據IDC 2019年調查全球運動穿戴設備年增率達89%、運動機能服飾產業近五年成長率更高達35.2%。一場國家運動盛會除了帶動運動科技產業鏈發展,亦能刺激賽事觀光經濟,以榮獲國際游泳總會(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Natation,FINA)認可之臺灣知名賽事-泳渡南投日月潭為例,每年吸引36國家共襄盛舉,參與國內外選手、眷屬及觀光客達4.5萬人,衍生商機達數億。
如何確保動輒上萬人次的國際賽事安全,尤其在許多開放場域,成為地方政府、運動賽事業者、選手與眷屬最關切議題。以位居臺灣地理中心之南投縣為例,每年舉辦逾50場水陸運動賽事及休憩體驗,戶外活動安全管理一直備受挑戰,為確保選手安全,地方政府所需動員的定點配置、機動救生員、警消防護約百人,一旦疑似事故發生,所耗資源更是巨大,且需考量戶外黃金救援時間。
隨著物聯網及穿戴式裝置的成熟,賽事運動安全因而進展有望,但目前市場上,水中定位及通訊解決方案仍有技術困難待突破;臺灣三鐵運動賽事計時晶片技術服務商為例,每年舉辦千場賽事,主要推動陸上馬拉松、自行車計時服務。國內穿戴裝置大廠也僅推動個人運動手環監控生理數值,皆未突破水中/水下通訊、生理感測及水面上定位監控整合技術,因此游泳運動仍屬於高危險之國際級賽事。
二、策略與方向
洞悉市場需求,研發關鍵技術,鏈結關鍵產業生態
茂德科技與資策會共同規劃「水陸智慧運動安全監控服務系統」,如圖1,為戶外運動之使用選手、場域服務及賽事等業者,打造安全賽事監控整體服務。

圖1 整體服務規劃
資料來源:資策會,2020年
「運動安全監控服務系統」為選手提供即時全程運動安全監控服務,其核心為 CAT-M1 通訊智能運動手環系統,結合水下通訊及水面定位技術,串起水陸運動過程安全監控定位服務,如圖2為 109 年 00809 號選手泳渡日月潭的全程定位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