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霹靂布袋戲的數位新戲台
發佈日期:2021/12/07
類別:智慧服務
點閱次數:238

一、動機與挑戰

傳統布袋戲文化的挑戰與重生

布袋戲深耕台灣傳統藝術,在台灣的藝文發展中有著重要地位,更代表台灣意象的重要無形資產。霹靂文創集團表示:文化是作為彼此連結情感一個最好的載體,只要有人喜歡布袋戲,我們就會努力把劇拍好,推廣到世界各個角落,讓布袋戲文化被全世界看見。

霹靂布袋戲至今推出近80部、超過3,000小時的劇集故事,誕生4,000多個英雄人物。30多年來,從傳統布袋戲轉向金光布袋戲,再積極發展IP創作及一條龍的影視製作,發展漫畫、同人誌、小說書籍,跨足電影、動畫、漫畫等市場,企業發展上不斷改變,樂於開創未知、勇於實踐想像,其豐富的文化底蘊,也讓霹靂布袋戲跨足至電影、遊戲等數位產業。

隨著大眾對電子產品的需求和使用時間的提升,產業數位化成為霹靂布袋戲與現代商業模式結合的最好方式。尤其消費模式與生活型態已經與數位化商品高度黏著的年輕人,不只是從長輩口中知道布袋戲的曾經繁華,而且還能夠在熟悉的電影大螢幕、電子遊戲等看到文化的再現。為了讓霹靂布袋戲能夠繼續創造更多台灣人的共同記憶及深化台灣文化底蘊,霹靂布袋戲近年來嘗試多角經營和跨域合作,朝向與科技結合的舞台劇發展,期能找到一個新的戲台,讓它繼續發光發熱。

布袋戲結合西方舞台劇元素,不但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更希望轉型成為東西方共通語言的對話頻譜,進而仿效西方著名舞台劇,如羅密歐與茱麗葉、歌劇魅影、鐘樓怪人,不僅在國內有著龐大迴響,更能走向國際市場,提升國家軟實力與文化內涵,在商業價值上可帶來如觀光旅遊、數位商品行銷等不同於傳統營運模式的收入。

 

二、策略與方向

跨域轉型擴大商業觸角

霹靂布袋戲擁有IP優勢(如圖1),近期與「藝想台灣劇團」攜手合作,充實演出的豐富體驗。大霹靂公司透過資策會與愛迪斯科技合作,愛迪斯科技專門提供3D虛擬科技服務,解決浮空投影動畫(如圖2)、綠幕拍攝、動態捕捉設計等問題。本次跨界合作,讓只能在影像上呈現的刀光劍影,藉由各種形式展現在舞台上,開啟一場視覺的盛宴,希望製作新型態的科幻劇場定目劇(如圖3),透過定目劇建立商業模式跨足全新領域。

霹靂轉型定目劇的演出,同時可為產業相關人員提供穩定收入,加上周邊商品銷售收入,可擴大原有霹靂布袋戲IP的粉絲族群,影視節目劇場立體化的創新商業模式也表現了企業本身與時俱進、永續發展的決心。

圖1  霹靂文創產業全方位事業佈局

資料來源:大霹靂國際整合行銷公司,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