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數位轉型下應有的生態系思維
發佈日期:2019/08/01
類別:產業趨勢前瞻
點閱次數:888
產業焦點評論
數位轉型下應有的生態系思維

MIC 沈舉三 資策會ACE顧問

 

台灣資通訊科技產業面臨數轉型壓力

綜觀近年全球科技產品市場發展動態及方向,現階段的數位科技應用發展已朝向「整合跨領域科技應用、拓展創新數位服務」的方向邁進,主要落實在物聯網相關技術整合及雲端平台的普及、 再加上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的快速滲透;其先決條件是資訊載具成熟,跨平台的資訊服務模式以及在大量數據及內容應用普及下的新商業模式興起。 在這樣的數位轉型壓力下,全球相關產業正面臨巨大的板塊挪移和劇烈的洗牌效應,台灣業者自然也避不開這樣的衝擊。 思考在這新的局面下當然是新機會與挑戰並存,談白說,連一些歐美科技業者都已經很辛苦了,過去一直以製造運籌為主的台灣業者想必衝擊更大、面對的功課也更多。

 
數位轉型觀點下的生態系思維與供應鏈思維的差別

從資訊科技應用發展變遷前提下,觀察近期數位轉型面向有以下幾個重要現象: (1)萬物聯網時代確實來臨、 (2)未來社會將朝向更具智慧與高效能發展、 (3)各行業的垂直應用將更蓬勃的發展、 (4)人工智慧可望帶動既有產業升級轉型。另一方面,眼尖的人可看到近期越來越多的商業模式都基於新興創意與大量資料的整合應用, 而以上各面向在跨領上的整合更成為關鍵;因此台灣業者在面臨數位轉型挑戰下,千萬不能再用過去供應鏈的思維去對應,否則將淪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窘境,確切的說, 台灣缺少的似乎是一個「在數位轉型挑戰下,如何從傳統供應鏈思維轉換成跨界整合導向的生態系思維」的總戰略。

 
數位整合時代下生態系的弱連結與供應鏈的強連結

弱連結與強連結的概念雖然最初是探討社會人脈網絡關係為出發點,但類比在企業組織發展上或許亦可以用來推演或解釋台灣相關產業在目前所面臨數位轉型下的挑戰與機會。

台灣製造業多年來在供應鏈的運籌與管理上非常有成效,從上游關鍵零組件到模組的生產製造、到封裝測試與整合、通路布局及運籌, 這些都可以用「供應鏈的強連結」來當作註腳,舉凡技術標準、生產設備及製程、產品設計規格、中心衛星體系的運作都可以歸類為供應鏈的強連結概念。 簡單來說,就是供應鏈之內,大家都講一樣的話,重點大略放在效率、銜接、速度與成本…。

但是當數位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相關科技應用與創新到了嶄新的跨界整合的局面時,相較於「供應鏈的強連結」, 擔綱的角色將從供應鏈轉變成生態系,「生態系內的弱連結」的重要性便隨之提高了。生態系內的「弱連結」比較能夠在不同的團體間傳遞非重覆性的訊息,使網絡成員增加接受或修正觀點的機會。 因此比較出弱連接結的相對優勢,也就是透過其他網絡位置的人來減低結構上的限制以取得共同利益。這就是台灣產業多年來在資訊電子製造業發展之外,比較不熟悉的一塊。 從生產製造、物流、金流、運籌到與創意、內容、電商、服務…等的整合,談何容易。

數位轉型驅動下的「生態系的弱連結」其內涵牽涉到跨域整合,也就是數位科技概念下的相關軟硬整合、虛實整合以及異業整合的種種挑戰。 數位科技當道下,各種資通訊科技產品必須依靠軟體加值、各種新興應用必須靠服務來提升效率、服務創新更需要靠各種數據及內容智慧化的時候,也就是產業界 必須開始跟不同行業及思維的人打交道的時候了,相關生態系的建構與整合就非常重要,已經不是討論該不該做而是趕快設法該如何做好的課題了。

 
數位轉型衝擊下,台灣產業的未來取決於「供應鏈思維與生態系思維」的轉換

眾所周知近年台灣企業不論傳產或科技業均面臨嚴重的傳承危機。正逢傳承問題卻又遇上數位轉型的衝擊,看似大危機卻也許蘊含著轉機, 企業二代帶著新經營觀念及較佳科技素養確實有助於企業順利傳承與轉型的可能,台灣已經有成功的案例,但仍然是一條漫漫長路。

這裡強調兩種思維的差異以及現階段對台灣產業發展的迫切性。瞭解以上的道理並不難,真正難的是如何去落實執行。在供應鏈的體系下大家講的是相同的語言、 思維模式也差不多;但是一旦到了生態系的運作框架下,首先面臨的就是「對方聽不懂你講的話」:從經營型態、獲利模式、產品技術、資料與內容、 客戶到市場都可能都有不同角度與思維,精準度、容錯空間、排程和彈性都不同。

從產業差異和企業文化不相容的角度來看, 但深入思考或許是台灣缺乏一套「數位轉型驅動下從供應鏈思維轉型或對應到生態系思維」的實務,就是因為很難,所以大家都在摸索嘗試中。這些實務的面向與內涵可以包括:

  1. 對當下與未來整體產業及市場發展態勢的觀察是否瞭然於胸
  2. 認清自身產業和自己公司在此狀態下的位置及相對應的機會與威脅
  3. 界定並體現找到合適創新生態系下潛在合作對象的能力與管道
  4. 從管理階層到員工如何促成跨業整合所需多樣性且包容差異的互動模式
  5. 如何找到數位轉型趨勢下兼具產業及數位科技的專業夥伴並與之合作
 
觀點/結論(不能再用舊武器打新戰爭,數位轉型對策首在投資及培育人才)

前面提到數位轉型正風起雲湧,這可能是近代產業發展歷經卅年的一個大轉型機遇,台灣產業在完備資通訊基礎之上伴隨著物 聯網及人工智慧等數位科技的突破性發展,再添加了新興社群媒體應用科技的觸媒效果,造就了這一波數位轉型風潮無比的威力。

在當前全球數位科技衝擊之下,歐美日相關業者也都面臨到不同程度的挑戰,在數位科技衝擊與數位轉型雙重壓力下,台灣資 通訊科技產業的未來可能取決於「供應鏈思維與生態系思維」轉換的成功與否,因此我們相信有做比沒做好,早做比晚做好,多做一定比少做好。

上一篇 企業數位轉型面面觀 回列表
你,
還等什麼呢?